原标题:住家保姆怎样和7岁孩子打成一片?
导读:
刚接办照料7岁孩子的保姆工作,是不是以为孩子对你爱答不理?别急,这太畸形了!上周我街坊家的新保姆王姨还跟我抱怨:天天变着名堂做饭,孩子却只抱着平板不仰头... 切实啊,7岁正是...
刚接办照料7岁孩子的保姆工作,是不是以为孩子对你爱答不理?别急,这太畸形了!上周我街坊家的新保姆王姨还跟我抱怨:天天变着名堂做饭,孩子却只抱着平板不仰头... 切实啊,7岁正是孩子构建交际边界的敏感期,想让孩子从"生疏人"变成"自己人",得用点巧劲儿!
一、先搞懂:7岁孩子心田在想啥?
▍为什么孩子总躲着你?
7岁孩子可不是小宝宝了!他们开始有"领地意识",突然来个生疏人管自己,本能会抗拒。就像网页里说的:孩子对上一任保姆有不舍时,硬凑上去反而遭反感。
▍孩子的两大中心要求
- 被当"小大人"尊重:最厌恶被下令"快吃饭!""快去写作业!"
- 玩得有意思:干燥的认字卡?不如一起搭乐高战舰!
真实案例:朝阳区李姐带7岁男孩,头三天只做一件事——蹲在客堂拼完2000片恐龙拼图。当初孩子去哪都拽着她:"阿姨你看我新画的霸王龙!"
二、破冰三招:从"生疏人"变"孩子王"
第一招:用"绝活"勾住好奇心
别一上来就管东管西!学学网页里的法子:折纸飞性能空中翻跟头、用胡萝卜刻朵玫瑰花... 孩子自己就凑过来了。我见过最绝的保姆,会变把戏把硬币从耳朵掏出来!
第二招:当"游戏智囊"不当"监工"
错误树模:"作业写完才可能玩!"
高手操作:"咱们比赛!你写数学我擦桌子,看谁先实现?输的人学田鸡跳!"
——把责任变游戏,孩子争着要赢你
第三招:给孩子"秘密特权"
举一个栗子:
"妈妈说不让吃冰淇淋对吧?但咱们可能周末偷偷做水果冰棍!"(当然要提前和家长沟通好)
孩子以为你是"自己人",啥心事都违心说
三、雷区预警:这些事万万别做!
踩雷行为 | 孩子反应 | 准确调换法 |
---|---|---|
动不动告状 | 以为你是"叛徒" | 小当时帮孩子化解 |
手机不离手 | 以为被敷衍 | 专注陪玩半小时>心不在焉两小时 |
强制分享玩具 | 产生敌意 | "先借阿姨玩5分钟?用我的发卡抵押!" |
说"你妈说..." | 以为你是传话筒 | "我以为咱们可能..." |
血泪教训:通州张阿姨曾因充公孩子平板被咬伤手臂。厥后改用"番茄钟法":玩25分钟休5分钟,孩子反而自觉了。
四、紧迫状况应答指南
▍场景1:孩子发性情摔东西
× 错误:"再闹告诉你妈!"
√ 高手:
- 递纸巾问:"当初像火山爆发对不对?"(帮孩子定名情绪)
- 指沙发:"要不要去'冷静岛'坐三分钟?"(设情绪角)
- 安静后问:"下次赌气可能跺脚仍是撕废纸?"(教调换方案)
▍场景2:写作业磨蹭到半夜
× 错误:"再不写我不管你了!"
√ 高手:
- 用沙漏倒计时制造紧迫感
- 故意写错答案:"咦?8+5等于12吗?"孩子急着纠正你
▍场景3:孩子说"你不是我妈妈!"
× 错误:伤心沉默或严厉批评
√ 高手:笑眯眯答:"当然啦!我是你的秘密战友呀~"(转移身份定位)
过来人的三条黄金法则
带过十几个7岁娃的老保姆总结:
1 管住嘴:少说"不准",多问"你以为呢?"——孩子感受到被尊重,逆反减半
2 调演戏:孩子背诗时瞪大眼睛:"这句妈妈没教过我!快教教我!"——成就感爆棚
3 留后路:"今天不想吃青菜?行!但来日得吃双倍哦~"——给台阶下孩子更共同
独家数据:北京家室培育协会调研表现,能坚持天天专注陪玩1小时的保姆,孩子接受度3周内增强76%。以是啊,别急着让孩子爱好你,先问一问自己:今天和孩子笑过几回?玩疯了没?